2024-12-06
北京奥运会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,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:场馆建设与环境和谐 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充分考虑了环保因素。在场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,广泛采用了节能、低碳、环保的材料和技术,比如使用太阳能、绿色建材等,力求在满足赛事需求的同时,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。
在电力方面:本届冬奥会充分利用张家口的风能、太阳能,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,实现张北地区的风能、太阳能等绿电入网,且全部场馆100%供应绿电。“场馆清洁能源的使用在以往的奥运会中都有所体现,但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由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,这在奥运历史上还属首次。
首先,场馆建设是绿色奥运的基石,注重环保材料的选择与创新设计,如采用可再生资源、优化自然光和通风,从而降低能耗,减少废物,确保场馆的长久使用和生态友好。其次,交通策略也是绿色奥运的重要环节。鼓励使用绿色出行方式,例如公共交通、共享单车,旨在减少碳排放,减轻交通压力,构建低碳奥运。
冬奥会场馆的设计亮点有:所有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北京冬奥会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,其他现有室内场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。其中绿建三星标准,可覆盖国际LEED金奖标准。所有场馆使用绿色能源 2020年底,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%绿电供应,即电力均来自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。
北京冬奥会的科技亮点是:鸟巢中央的超大8K地面屏幕。屏幕面积10552平米,由4万多块LED模块组成,其上方还竖立着一块1200平米的8K LED屏幕,两块屏幕构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超高清LED三维舞台。
第一个是赛事全部长款常规能源100%使用绿电。第二,低碳场馆,所有场馆都达到了绿色建筑的标准。第三,低碳交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过八成。第四,雪上项目赛区主要分布在山区,从设计源头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。
冰立方:开幕式上的最大亮点,无疑是那个破冰而出的冰立方了,它的总重量约400吨,升降重量达180吨,放在一个84m×42m×10m的坑内,升降载荷超过了一般大剧场大型升降台的8倍。防疫神器体温贴:外表很像创可贴,其实是内置芯片的袖珍无线电子测温计,检测体温误差℃。
冰立方,正式名称为“国家游泳中心”,是中国北京市的一座大型室内水上运动场馆,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地之一。冰立方的设计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可持续性设计:冰立方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。
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的核心理念之一,从绿色供电、场馆装备等方面实现环保、绿色的目的。减少碳排放:2022年1月13日,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介绍,从筹备到结束,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3个赛区场馆预计使用约400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,可减少标煤燃烧18万吨,减排32万吨二氧化碳。
能源供应方面,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。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,场馆照明、运行和交通等用电都由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。
总的来说,就是为了达到绿色、可再生、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。从场馆建设中广泛应用绿色低碳技术,利用可再生能源举办赛事,优化出行结构提供赛事保障,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在《低碳方案》年扎实实施各项计划,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绩。
为了实现碳中和,北京冬奥组委采取了多项措施,例如对场馆进行改造、利用节能交通工具以及使用绿色能源。除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外,冬奥会场馆还将遵守中国有关绿色建筑或冰雪运动场馆的新标准。
“绿色冬奥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?能源供应方面,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。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,场馆照明、运行和交通等用电都由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。
北京冬奥会以“绿色、共享、开放、廉洁”为核心理念,展现出其独特的办赛理念和追求。这一理念强调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,通过生态优先和资源节约,确保赛事与自然和谐共生。共享办奥则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,强调的是参与者的平等和共享成果的精神,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。
在电力方面:本届冬奥会充分利用张家口的风能、太阳能,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,实现张北地区的风能、太阳能等绿电入网,且全部场馆100%供应绿电。“场馆清洁能源的使用在以往的奥运会中都有所体现,但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由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,这在奥运历史上还属首次。